成都平原遭遇入冬后*较重区域污染过程

作者:     发布日期: 2019-12-13     二维码分享

  中新网成都12月11日电 记者 张浪 记者11日从成都市生态环境局获悉,成都平原12月5日起出现了今年入冬以来*次污染较重的区域污染过程,成都市部分区域出现重度污染。成都市及时邀请院士工作站进站*-清华大学院士贺克斌对本次污染过程进行解读分析。

  成都市从5日起出现小时轻度,但全日为良;7日起污染累积加剧,出现小时中度污染;9日成都市早上出现大雾天气,能见度较低,逆温达4.6℃,边界层下压至250米左右,空气质量受此典型不利气象条件影响,加速恶化,9日PM2.5浓度较8日升高25.3%,AQI为156,为入冬来*中度污染。10日,成都和德阳均出现小时重度污染。

  12月3日,整个四川盆地逐渐转为高压脊控制,呈现连日晴好,进入了持续静稳的天气过程。

  5日起,大气扩散条件转差,前期受热力作用影响,污染物在日间仍然有较大的垂直扩散空间,主要污染物浓度呈现逐日波动上升趋势,随着后期扩散条件进一步转差,污染累积加速,部分时段颗粒物二次生成加剧,9日夜间开始污染程度加重。

  解读分析称,2018年过程大气湿度条件与本次过程相当,但粗颗粒物占比、颗粒物中的地壳元素浓度和占比均高于本次过程。且激光雷达也未发现此类晴朗天常见的近地面扬尘现象。

  根据*新空气质量会商结果,目前成都市仍处于高压脊控制,静稳天气维持,其中11日夜间至12日,湿度增加,阴有小雨,空气质量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。13日-14日有弱气象条件波动,但对污染过程并无改变。预计此次污染过程仍将持续至17日,17日起,受北方冷空气影响,整个盆地污染将自北向南逐步改善。

  由于不利气象条件将持续、区域排放强度依旧较大,持续污染在一段时间内无法完全消除,为减缓本次污染过程影响,建议成都及周边地区认真落实应急措施,实现大范围应急联动。考虑到近期污染过程呈现硝酸盐主导的特征,建议重点加强NOx减排,特别是强化工业源、重型柴油车监管,大幅削减污染物排放。


本文转载自中国环境报社,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观点,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及站点所有,如有对您造成影响,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!

  • 电话

    13572223553
  • 座机

    029-88325420
  • 邮箱

    723954355@qq.com
  • 地址

    陕西省西安市北三环大明宫钢材B区7排9-13号
手机浏览

Copyright © 西安新鸿雁实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陕ICP备19010173号-1   网站地图  RSS   XML   万家灯火   

技术支持: